2013.6.17 (一) <Nita 3Y6M>
原本可以漂浮的氣球消氣落了地,該怎麼和傷心的孩子解釋呢?
(氣球。Nita 在三歲半時的塗鴉。)
和出門上學的 Sophie 道別後,我關上了大門,悠閒的享受一個人的早餐。貓咪 Windy 在腳邊討摸摸的喵喵叫聲,讓我從書報中回到現實,
「奇怪,Nita怎麼還沒起床?」我納悶著那個彷彿在肚子裡有個鬧鐘、作息規律、每天都在固定時間醒來的 Nita,為什麼遲遲不見蹤影?
我輕輕推開臥房門,卻瞧見矮櫃後一個傷心的小臉。Nita 站在她的床上,難過的說:「媽咪,我的氣球不會飛了……」
這氣球是前一晚參加姊姊同學的生日派對中拿回來的,姊妹倆一人一個,在睡覺前綁在床沿,笑著盯望飄浮的氣球,然後逐漸安心地睡去。
我撿起垂掛在 Sophie 床邊的氣球,說:「姐姐的氣球也掉下來了耶。」
這無法紓解 Nita 難過的情緒。她在乎的,是她的氣球。
我走到她床邊抱著她,想和她解釋為什麼氣球不再飛了,想告訴她這是一個正常的現象。
「Nita 聽我說喔,氣球裡面本來有很多很輕的氣,可以讓氣球浮起來,可是經過一個晚上,這些氣慢慢的漏出來,最後撐不住氣球皮的重量,所以就飄不起來了。」
我故意略過「氦氣」、「浮力」和「地球引力」這些比較難的詞,我以為這樣清楚交代氣球從會飄到落地的過程和原由,她會比較釋懷。
可是,當她聽到「氣慢慢地漏出來」時,就忍不住嗚咽,等我講完「飄不起來」時,她已經傷心地大哭了。
正當我有些不知所措,只能把她抱進懷裡安慰的時候,爸比探頭進來瞧瞧,也發現了我求救的眼神。
「哎呀,Nita 怎麼在哭呀?」嗯,爸比那極盡溫柔的聲音,嚇了我一跳,也忍不住想笑,但,Nita 仍然淚眼汪汪。
「你很傷心氣球不能飛了,對不對?」Nita聞聲,立刻憋了一下嘴,接著放聲大哭。
「你知道氣球會飛是為什麼嗎? 裡面有小精靈喔,好可愛好可愛的小精靈,讓氣球飛了起來。」爸比這樣說。
嘿,哪有甚麼小精靈阿? 我在心裡嘀咕。但 Nita 卻止住了哭泣,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爸比。
「可是晚上的時候,小精靈也需要睡覺,而且她也好想媽媽喔!」 Nita 的表情轉變了,她專心的聽著爸比繼續說,
「Nita 是不是也喜歡媽媽陪你睡覺?」Nita 用力的點頭。
「對呀,小精靈也喜歡媽媽陪她睡覺,所以她必須回家去找媽媽。」爸比做了一個 ending,聽起來還不錯的結局。
「所以小精靈回去找媽媽了,氣球就不能飛了,對不對?」Nita 問爸比,而且是用一種很開心的聲音、笑著問的。
只見她拿起了氣球,開心的拍了拍說:「小精靈再見喔~~」
爸比對著我露出一抹得意的微笑,走出房外。
坐在床上的我,看著眼前這由哭轉笑的 Nita,努力思索著「浮力」和「小精靈」的差別。
面對年紀這麼小的孩子,理性的真實和感性的故事之間,我該如何拿捏?
想著想著,我掉到了十七年前的記憶漩渦裡,那時,我們是大一的新鮮人,英文老師要我們演出英文話劇,而我們的組長選了珍∙奧斯汀的「傲慢與偏見」(Pride and Prejutice),高大挺拔的他自然是當中的男主角,Mr. Darcy。
我還記得,他走過來問我:「你願意當我的伊莉莎白嗎?」
我答應了嗎?
面對這麼夢幻的問句,我給了肯定的答案。而且七年後,我在紅毯的那一端,和 Mr. Darcy 交換了許下諾言的戒指。
理性的真實可以追求真相、瞭解真理,帶來充實與智識。
而感性的故事,則可以發揮想像、激發創意,帶來無限的可能。
於是,我又何必拘泥於哪一種形式,何必限制自己只能告訴孩子真相?
當一個三歲半的孩子在哭泣的時候,根本聽不進去什麼是浮力,什麼是地球引力。她需要的,是可以平撫情緒的力量,可以寄託的情感。
於是小精靈的出現,也把 Nita 所在乎的媽媽連結在一起,這對 Nita 來說,比甚麼都還有吸引力。
等情緒平復了,如果還行有餘力,再告訴她所謂的原理,又何嘗不可呢?
說不定,還會是事半功倍呢!